今年以来,滨海区把项目建设作为推动发展的重要抓手,大力实施“三个一百”(一百个过亿元在建项目、一百个过亿元签约项目、一百个过亿元在谈项目)和“4462”产业培育工程,加快推动全区新旧动能转换,努力实现经济社会更高质量新发展。目前,该区新开工项目43个,总投资1169亿元;续建项目52个,总投资642亿元,全年计划投资256亿元。
一是抓项目发展导向。编制《滨海区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实施规划》《关于国家级“飞地经济”示范区建设实施方案》《“4462”产业实施方案》,宏观规划全区产业发展导向。出台《滨海区推动蓝色跨越22条(试行)》,打造最优发展软环境,加快实现优质项目聚集。严把项目环保准入关,对业态好、规模大、带动力强的优质项目,优先保障各类资源要素,对有污染、能耗高、效益低的企业,实行“关停并转”,将腾出来的要素和指标优先保障好项目、大项目建设。
二是抓项目洽谈引进。制定《招商项目工作服务流程》,明确“四个十”(年内各园区新引进企业总部、在建或建成项目、新签约项目、在谈项目分别达到10个以上,原则上一般工业类项目投资规模不低于1亿元、化工类项目不低于10亿元)目标任务,高点定位,精准发力,确保全区新引进项目100个以上,其中100亿元以上项目2个,50亿元以上项目10个,5亿元以上项目30个。
三是抓项目包靠服务。建立区级领导和区直部门包靠重点项目制度,每个重点项目都由一名区级领导和一个区直部门包靠推进。对拟开工的重点项目,成立由开发区领导任总指挥,包靠单位和项目所在园区(街道)主要负责人为副总指挥,涉及部门单位为成员的一线指挥部,加强对项目的协调服务。构建“大审批”格局,成立行政审批管理局,推行政务服务一窗受理、一网办理、一个机构管政务、一枚印章管审批,项目审批时间由54天压缩到8天之内,效率提升85%。
四是抓项目培育争取。按照“四新”促“四化”要求,依托区内现有龙头骨干企业,通过人才引进和技术创新等方面的政策扶持,培育储备一批高精尖特新“种子”项目。全面研究国家战略布局,系统梳理上级产业政策,做好重点项目的筛选包装,将区内好项目、大项目送入国家和省政策“笼子”,借势借力加快项目建设和成长壮大。目前,滨海区列入省新旧动能转换项目库储备项目9个,市重点项目库项目29个。
五是抓项目管理考核。制定《滨海区建设项目管理办法》,落实项目筛选、项目管理、项目保障、项目推进和项目督查等推进措施。建立“联络员制度”“调度通报制度”“问题分级协调解决”等制度,采取“两周一调度,一月一通报,一季一督查”等方式,加强和规范全区项目管理服务,确保项目按计划推进实施。制定《滨海区重大项目考核办法》,将重大项目考核纳入全区KPI考核体系,引导激励各部门单位凝心聚力抓项目,合力攻坚破难题,在全区形成大抓项目、抓大项目的浓厚氛围。